海亮新材:繪新能源材料質量藍圖 | 標桿100
“3.5μm(微米)有多薄?”
“相當于普通人一根頭發的三十五分之一。”
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海亮新材),新能源材料研究員馮濤這樣打比方。
銅箔是電子領域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集成電路板、鋰電池電極等產品的生產,“極薄化”是鋰電池提升能量密度和減少電池體積的重要因素。
通過持續研發,2023年,海亮新材成為全球第一家生產出3.5微米極薄銅箔卷狀樣品的企業。
海亮新材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海亮集團,短短3年的時間,從不足40人的初創團隊到如今擁有1200多人規模,從敲開市場大門到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客戶牽手,海亮新材已成為行業頭部梯隊企業。
2024年11月,海亮新材榮登“2024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榜單”,彰顯了其卓越的創新力與強勁的發展勢頭。
隨著業務的快速增長,海亮新材深知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為此,海亮新材在保持規模化生產的同時,不斷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管控。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多項管理體系認證,包括IATF16949:2016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此外還與金現代達成合作,引入LIMS實驗室管理系統,實現檢測全流程的規范化、自動化、智能化,進一步強化質量保障。
質量部是整體質量的把控部門,對于LIMS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訴求,除了常規的規范實驗流程、自定義實驗模板、自動生成實驗報告外,對以下三個方面更為重視:
(一)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生產系統
背景:對于生產型企業,要對原輔料、生產過程進行檢測,任何環節檢測有問題都需要及時叫停生產。海亮新材的檢測任務大多周期短頻次高,一個項目的檢測時長從幾分鐘到一小時不等,如何將檢測結果及時反饋到生產環節,是海亮新材的關注點。
方案:海亮新材內部有SAP、MES、飛書等多套系統及應用協同作業,金現代LIMS系統實現了與各類系統的對接,實現了原輔料檢測、化性檢測、物性檢測任務的自動化下發和結果反饋。
原輔料檢測結果自動反饋SAP,同時通過飛書通知庫管員;化性檢測不但通過樣品類別進行管理還新增了對設備區域專門的模塊,按照取樣的邏輯自動生成定時任務,檢測結果自動提交給MES;基重檢測影響整個物性檢測的各個環節,物性檢測完基重及時反饋給MES,不等全部的物性檢測完成復核后才提交給MES。
價值:系統多方位的提醒,提高了檢測結果反饋的及時率。對于重要的檢測項目能夠分批的反饋,降低了檢測的成本和時間,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二)實驗數據真實、完整、可追溯
背景:在沒有上線LIMS系統之前,樣品的收發、檢測、復核等都通過線下進行,依靠物料單、紙質實驗記錄等進行流轉,存在大量謄抄、計算/換算、校驗等工作,耗時、易出錯,紙質記錄還容易導致檢測和取樣時間的出入,管理難度大。
方案:海亮新材提供了需要取數的設備,金現代LIMS設備取數團隊完成100%設備調通,實驗數據可以直接讀取到ELN電子實驗記錄本中,并且能實現自動修約、計算等。同時,樣品信息、設備信息也都自動帶入到ELN中,實現了全過程無紙化。
此外,針對子母卷可復用的檢測項目,系統還可以自動查詢調用,如母卷的檢測項目-基重面密度適用于子卷,檢測人員就可以選擇保留母卷數據,不用再做一遍檢測。
價值:實現了設備自動取數、自動計算,及設備信息、實驗數據的標簽化管理,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錯率,響應了實驗數據真實、完整、可追溯的訴求。
(三)實現質量控制SPC管理
背景:質控管理包含質控計劃的制定、質控任務、質控規則、質控預警的全流程管理。此前,海亮新材質量部線下制定質控計劃,通過EXCLE及宏模板進行MSA和SPC分析,存在閉環管理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其客戶如寧德時代等明確提出服務商要具備質控管理信息化手段。
方案:金現代LIMS系統建設了質量控制管理模塊,實現質量控制計劃--數據收集及分析(質控圖、判異準則)--質控預警(原因分析)全流程的管理。
價值:實現企業內部的質控管理,滿足寧德時代等對供應商的質控管理要求,降本增效,有利于整個企業的長效發展。
金現代LIMS系統的實施,助力海量新材不僅滿足市場對新能源材料的高質量要求,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金現代與海亮新材也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創新的質量管控手段和技術應用,為新能源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